贵阳市企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7:17:20   浏览:954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阳市企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阳市企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1996年11月14日 贵阳市人民政府令第2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登记行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登记是指企业法人登记和非法人企业登记。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变更、注销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


  第四条 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局及市、县局是企业登记机关(以下简称登记机关)。
  登记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不受非法干预。


  第五条 设立企业除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外,投资者可以直接向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第六条 经登记机关依法核准登记设立的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未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 设立登记





  第七条 设立企业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
  申请人可以一次提出1至3个名称,登记机关按申报名称的顺序审核。
  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二)投资者是企业法人的提交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自然人提交个人《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三)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八条 经登记机关预先核准的企业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在此期间除用于办理有关专项审批的《许可证》、《验资结果报告书》外,不得转让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保留期届满后,应当重新申请核准。企业设立失败,该企业名称使用权自行失效。


  第九条 设立企业的经营项目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要专项审批的,必须先经有关部门审批,再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有关专项审批机关接到专项审批申请书后,应当于3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申请人应当自有关专项审批机关批准或者签发《许可证》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第十一条 申请企业法人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组建负责人签署的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企业法人章程;
  (三)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结果报告书;
  (四)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五)投资者资格证明;
  (六)企业法人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七)企业住所、经营场所证明;
  (八)按照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的还应当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文件。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非法人企业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记申请书;
  (二)资金证明;
  (三)负责人的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四)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五)按照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有关文件、证件。


  第十三条 申请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侨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关文件。


  第十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商投资企业出资,以及国家对特殊行业注册资本另有规定的,应当按其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办事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隶属企业董事长签署的登记申请书和董事会的决定;
  (二)原审批机关批准的文件和原登记主管机关的通知函;
  (三)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四)隶属企业的执照副本;
  (五)负责人的任职文件;
  (六)其他依法应当提交的文件、证件。


  第十六条 外地投资者在本市设立企业,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
  外地企业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其企业类别、经营范围及企业名称,按原登记机关核准的事项核准登记。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外地在本市设立企业的应当到本市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后,再到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第十八条 外地在本市设立企业,除按本办法第十一条或者第十二条的规定提交文件外,还应当提交原登记机关加盖印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企业外设机构派出证明书》。
  前款设立企业的从业人员非本市居民的,应当提交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居民暂住证》。


  第十九条 企业章程有违反法律、法规内容的,登记机关有权要求企业作相应的修改。


  第二十条 登记机关收到申请人提交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文件后,应当于当日签发《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作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准予登记的应当于15日内核发《营业执照》;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依法作出解释。


  第二十一条 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侨商投资企业符合企业法人登记条件的,由登记机关在10日内核准登记注册;不符合条件的,在10日内给予答复。


  第二十二条 经登记机关核准设立登记并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以下统称《营业执照》),企业即告成立。企业凭登记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刻制印章,开立银行帐户,申请纳税登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三条 企业法人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发布企业设立公告,其企业公告必须在本市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刊发布。

第三章 变更登记





  第二十四条 企业改变名称、住所、营业场所、法定代表人、企业类别、经营范围、经营方式、注册资本、经营期限以及增设或者撤销分支机构的,应当在法定的期限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登记机关应当在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准予变更的,应当依法作出解释。
  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专项审批的,应当按规定报有关专项审批机关审批。


  第二十五条 申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变更登记事项的文件;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文件。
  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企业章程的,应当提交修改后的企业章程或者企业章程修正案。


  第二十六条 因合并、分立而存续的企业法人,其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变更登记;因合并、分立而新设的企业法人,按本办法的规定办理设立登记。


  第二十七条 企业法人变更名称或者变更经营场所,应当在变更登记核准之日起30日内发布公告。

第四章 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终止经营活动:
  (一)企业自行终止的;
  (二)企业被依法撤销的;
  (三)企业依法宣告破产的;
  (四)企业领取《营业执照》超过6个月未开展经营活动的;
  (五)企业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满一年的;
  (六)其他原因终止生产经营的。
  企业应当于终止生产经营之日起15日内对外公告,并通知债权人。企业申请注销登记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应当在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二十九条 企业申请注销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企业注销登记申请书;
  (二)法院作出的破产裁定或者企业依法作出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或者登记机关依法作出撤销的决定;
  (三)债权债务清结的证明或者明确债权债务清理责任的文件及证明;
  (四)税务机关注销税务登记的清税证明;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条 经登记机关依法核准注销登记,企业经营资格即告终止。登记机关应当同时收缴企业《营业执照》正、副本、《企业法定代表人证书》及公章,并撤销其注册号。
  企业注销登记证照有遗失的应当先向社会发布遗失声明。
  登记机关在企业注销核准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发布公告。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登记机关依法对企业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监督企业和其法定代表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监督企业按照规定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
  (三)监督企业按照登记注册事项和章程、合同从事经营活动;
  (四)制止和检查企业违法、违章经营活动,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登记机关可以采取回访、专项检查、抽查、年检等形式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企业应当主动接受检查,并按要求提供所需的文件、帐册、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必须按登记机关规定的时间参加年检。企业年检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年检报告书;
  (二)《营业执照》正、副本;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有关文件。
  企业法人应当提交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四条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登记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登记中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或者未经核准登记擅自开业的;
  (二)擅自改变登记事项,或者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不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
  (四)伪造、涂改、出租、转让、复印或者出卖《营业执照》正、副本的;
  (五)不按规定参加年检的;
  (六)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或者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七)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第三十五条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过失提供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处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并可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责令该机构停业,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第三十六条 登记机关进行行政处罚和当事人履行行政处罚决定都必须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企业对登记机关、专项审批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八条 登记机关、专项审批机关公务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严重失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由所在机关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登记机关应当在申请人提出申请时,一次性告知登记所需的全部文件及申报程序。


  第四十条 专项审批机关对需要审批的行业或项目,应当明确必备的条件和所需文件,并对外公布。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贵阳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1996年12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进口兽药注册目录(2003年第311号)

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311号


根据《进口兽药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批准以色列Koffolk公司等3家公司的7个产品在我国注册(品种见进口兽药注册目录),并核发《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发布质量标准、标签和说明书。批准荷兰罗帕法姆公司等4家公司的14种产品在我国再注册,并核发《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该产品的监督检验按农业部已发布的同品种进口兽药质量标准执行。

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

附件:

进口兽药注册目录

兽药名称
生产厂家
许可证号
有效期限
备注

尼卡巴嗪预混剂力克球

(Koffogran)
以色列Koffolk公司
(2003)外兽药准字27号
2003.11—

2008.10
注册

狂犬病灭活疫苗

Rabies Vaccine,Killed Viru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有限公司Fort Dodge Animal Health.
(2003)外兽药准字28号
2003.11—2008.10
注册

鸡病毒性关节炎活疫苗

Tenosynovitis Vaccine,Modified Live Viru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有限公司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
(2003)外兽药准字29号
2003.11—2008.10
注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呼肠孤病毒四联灭活疫苗

Bursal Disease,Newcastle Disease,Bronchitis,Reovirus

Vaccine,Killed Viru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有限公司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
(2003)外兽药准字30号
2003.11—2008.10




注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 Bursal Disease Vaccine,Killed Virus(Bursine K)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有限公司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
(2003)外兽药准字31号
2003.11—2008.10
注册

鸡新城疫活疫苗(CL/79

株)CLONED

LIVEVACCINE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 (HIPRAVIAR-CLON)
西班牙海博莱生物

大药厂

LABORATORIOS HIPRA.
(2003)外兽药准字32号
2003.11—

2008.10




注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CH/80)Live Cloned Vaccine against Gumboro Disease(HIPRAGUMBORO

-CH/80)
西班牙海博莱生物

大药厂

LABORATORIOS HIPRA.
(2003)外兽药准字33号
2003.11—2008.10


注册

牛至油预混剂(诺必达预混剂)

OREGANO OIL PREMIX

(ROPADIAR)
荷兰罗帕法姆公司

ROPAPHARM B.V.
(2003)外兽药准字34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牛至油溶液(诺必达油剂)

OREGANO OIL SOLUTION

(ROPADIAR)
荷兰罗帕法姆公司

ROPAPHARM B.V.
(2003)外兽药准字35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磷酸泰乐菌素预混剂(泰农预混剂)

Tylosin Phosphate Premix(Tylan Premix)
美国礼来公司

Eli Lilly and Company U.S.A.
(2003)外兽药准字36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安百痢)

Apramycin Sulfate Soluble Powder(Apralan

Soluble)
美国礼来公司英国生产厂

Eli Lilly and Company England
(2003)外兽药准字37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支气管炎减蛋综

合症三联灭活疫苗

Egg Drop Syndrome— Newcastle Disease— Infectious Bronchitis Vaccine,Killed Virus (New-Bronz Vac EDS-ND-IB)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品公司查理斯堡生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38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减蛋综合症二联

灭活疫苗

Egg Drop Syndrome Vaccine—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Killed Virus (ProVac—ND+ED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品公司查理斯堡生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39号
2003.11一

2008.10


再注册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

Fowl Laryngotracheitis

Vaccine,Live Virus(Laryngo—Vac)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品公司查理斯堡生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0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

Bursal Disease Vaccine,

Live Virus(Bursine-2)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品公司查理斯堡生

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1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

Marek’S Disease Vaccine,Live Virus(MD-Vac CFL)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品公司查理斯堡生

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2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 Bursal Disease-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Killed Viru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品公司查理斯堡生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3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

Newcastle Disease Vaccine,Killed Virus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品公司查理斯堡生

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4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法氏囊炎支气管炎三联灭活疫苗

Bursal Disease—Newcastle Disease—Bronchitis Vaccine,Killed Virus [ProVac(ND+IB+IBD)]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品公司查理斯堡生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5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疫苗

Newcastle Disease—Bronchitis Vaccine,Killed Virus[ProVac(ND+IBD)]
美国富道动物保健

品公司查理斯堡生

产厂

Fort Dodge Animal Health.Inc U.S.A.
(2003)外兽药准字46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Tri—Bio株)

Fowl laryngotracheitis

Tri—Bio Strain LiVe vaccine(Tri-Bio Strain)
英特威公司

INTERVET INC.
(2003)外兽药准字47号
2003.11—

2008.10
再注册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改进劳动工资计划管理试行办法(草案)的通知》

国家计委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改进劳动工资计划管理试行办法(草案)的通知》
1992年9月11日,国家计委

通知
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1993年计划(草案)和1994年框架计划的通知》的精神。我们起草了《改进劳动工资计划管理试行办法(草案)》。从明年开始,劳动工资计划一律按新的方法进行测算、编制。我们将选择部分省市进行比例浮动考核试点,不进行试点的省市按挂钩比例确定总量指标,实行定量考核。请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附表测算的要求,尽快上报测算数字及计划建议报表。要求明年进行试点的单位,请提出书面报告,并做好试点前的准备工作。

附:改进劳动工资计划管理试行办法(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逐步建立国家与省市两级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用工、自主分配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实现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的宏观调控目标。特制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同主要经济发展指标比例挂钩弹性计划(以下简称弹性计划)试行办法。

第二章 实施的范围
第二条 弹性计划实施的范围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第三条 各地区的全部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其他所有制)均在国家宏观调控范围之内。
第四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在弹性劳动工资计划中实行单列考核和监测。

第三章 相关经济指标的选择和基数的确定
第五条 国家对各地区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相关的挂钩经济指标;国家对部门和企业集团以增加值作为相关的挂钩经济指标。对已实行“工效总挂”的部门和企业集团可以按原办法执行,也可以改按新办法挂钩。同时用资金利税率、工资利税率、劳动生产率作为辅助经济指标,用以协调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第六条 挂钩弹性计划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基数的核定,第一年原则上均以上年度统计实际数为基数,从第二年开始,按上年末应提数,当年结算滚动考核。

第四章 挂钩比例的核定办法
第七条 地区和部门工资总额同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等经济指标的挂钩增长比例,本着工资总额增长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平均工资增长不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则,采取历史回归法,参照工资利税率、资金利税率的水平,来确定各地区(部门)的增长比例。
第八条 国家对地区、部门职工人数同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的比例按照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原则来确定。根据近十年全国历史数据的回归测算,这个比例一般掌握在1:0.25—0.32之间,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增长1%,职工人数增长0.25—0.32%。再参考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技术经济结构情况,具体确定各地各部门的相关比例。
第九条 各地区计划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按照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模型测算出来各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基础,并参照各地自报数和全国总的增长速度,综合平衡确定。

第五章 编制程序
第十条 实行弹性计划后,劳动工资计划编制程序仍按国务院现行规定执行。具体办法是,按照国家计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由各地、各部门在检查总结上年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安排及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出本地区、本部门的建议计划数,主报国家计委、抄送劳动部、人事部汇总提出分地区分部门计划意见,经综合平衡编制分地区、分部门计划(草案)上报国务院审定下达。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指标比预定速度快,地区(部门)有权自行按规定比例增加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量,反之要减少计划增加数。计划期结束后,各地和主管部门要认真检查和结算。

第六章 考核办法和宏观监控
第十一条 国家对地区、部门计划执行情况采取第二年考核上年执行的结果。如当年有结余指标允许跨年使用;如当年超过的要从第二年度中扣减。计划采用两年一滚动,五年总核算的办法。经过试行正式确定比例系数后,在一个五年计划期内原则上不调整挂钩比例。
第十二条 国家对各地全部用工总量和工资总额计划,作为预测、监测性的指导性计划,将根据运行中的问题,实行相对调控。
第十三条 为了加强宏观指导和及时纠正执行中的问题,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将建立定期对各地区(部门)的工资总额、用工总量进行宏观追踪监测分析制度。定期公开发布各地区(部门)工资总额、用工人数和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并检查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对比例有较大问题的地区(部门)要及时调整,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免发生大的问题。
第十四条 各地区(部门)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制定出各自的调控办法,并接受国家的监督和指导。超过国家规定比例的地区、部门,要认真检查超计划的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对于无特殊原因,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增长超过国家规定比例时,国家将采取某些经济、行政、法律上的手段进行相机调控。

第七章 试行办法实施步骤
第十五条 本着思想要解放,胆子要大,步子要积极稳妥的精神,从一九九三年开始,首先选择部分省市试行劳动工资增长与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增长比例挂钩弹性计划,实行定比例(或定含量)考核;其他地区和部门,也按劳动工资增长同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增长的比例,编制劳动工资绝对数计划,实行定量考核;将劳动工资计划覆盖调控范围从全民所有制单位扩到全社会。其次,经过试行,对挂钩比例,计划指标和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逐步转入正式实施。

第八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各地区、各部门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本着宏观管住、微观放开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三年计划编制中试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国家计委负责解释。附件一:工资总额弹性计划计算方法
二:职工人数弹性计划计算方法
三:职工人数计划挂钩比例测算表
四:工资总额计划挂钩比例测算表

附件一:工资总额弹性计划计算方法
1.W=C1 +C2 PGNP+C3 W(--1)
W--计划期工资总额计划到达数
W(--1)--上年工资总额年报数
PGNP--计划期现价国民生产总值绝对数
C1 为常数项
C2 为PGNP系数
C3 为上年工资总额余数

附件二:职工人数浮动计划计算方法
用回归预测的方法,按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考虑经济发展中有机构成提高因素去核定各地区职工人数、全国职工人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的挂钩比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E1 =E0 +E△
E1 --计划期职工人数计划到达数
E0--核定的计划基期职工人数
E△--计划期新增职工人数
2.E△=E0 ×P×T
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T--核定的挂钩比例
3.E1 =E0 (1+P·T)
附件三:职工人数计划挂钩比例测算表表一 单位:万人、万元
------------------------------------------------------------------------------------------------------------
|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1年|1992年|“六五”|“七五”|
| 项 目 | | | | | | 平均 | 平均 |
| |实 际 |实 际 |实 际 |实 际 |预 计 |增长% |增长% |
|------------------------|----------|----------|----------|----------|----------|--------|--------|
| 甲 | 1 | 2 | 3 | 4 | 5 | 6 | 7 |
|------------------------|------------------------------------------------------------------------------|
|1.职工人数 | |
|------------------------| |
| 其中:全民所有制 |说明: |
|------------------------| |
| 集体所有制 | 1.甲栏第1项、3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部填报, |
|------------------------| |
| 其他所有制 | 国务院各部门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只报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 |
|------------------------| |
|2.国民生产总值或增加值| 2.甲栏第2项按可比价格填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 |
|------------------------| |
|3.职工人数同国民生产总| 市按国民生产总值填报,国务院各部门和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按 |
|------------------------| |
| 值或增加值增长比例 | 增加值填报。 |
|------------------------| |
| 其中:全民所有制 | |
------------------------------------------------------------------------------------------------------------
附件四:工资总额计划挂钩比例测算表
填报单位:
--------------------------------------------------------------------------------------------------------------
|单位|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
------------------------------|----|------------------------------------------------------------------------
一、国民生产总值(现价) |亿元|
------------------------------|----|
国民生产总值指数(不变价)| %|说明:
------------------------------|----|
增加值(现价) |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指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填报,增加
------------------------------|----|
增加值指数(不变价) | %| 值指标由各产业部门及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填报。
------------------------------|----|
二、职工工资总额 |亿元|
------------------------------|----|
1.全民所有制单位 |亿元|
------------------------------|----|
2.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 |亿元|
------------------------------|----|
3.其他所有制单位 |亿元|
------------------------------|----|
三、平均资金利税率 | %|
------------------------------|----|
四、平均工资利税率 | %|
------------------------------|----|
五、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 %|
(1980年为100) | |
------------------------------|----|
六、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工资总 | |
额增长之比(以GNP为1)| |
------------------------------|----|
七、工资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 %|
------------------------------------------------------------------------------------------------------------
--------------------------------------
|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预计
|------|------|------|------------
| | | |
--------------------------------------